新闻资讯
News Center
2023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
2023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开展。党政机关、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社会组织、群众等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其中,通过论坛、研讨、展览、竞赛等形式,深入宣传网络安全领域法律法规、政策标准、重大举措,全面营造全社会共筑网络安全防线浓厚氛围。
网络无边际,安全有界限。网络空间虽是虚拟世界,但绝不是“法外之地”。“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是维护网络安全、净化网络生态的重要环节。
惩治网络暴力刻不容缓。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为了博取眼球,赚取流量,口无遮拦,罔顾事实,随意发表不当言论,甚至有组织、有目的的组织网络“水军”,隐姓埋名,打着言论自由幌子,大肆对他人恶意中伤、造谣诽谤、谩骂侮辱,违背社会公德、伦理道德,更是触碰法律底线。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言语暴力贬损他人人格,损害他人名誉,甚至酿成不少生命悲剧。
信息时代,人人都是“发声器”,但谁都没有肆无忌惮、胡作非为的特权。要有限度有底线,遵守法律法规,遵循公序良俗,而不是为所欲为、肆意妄为。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网暴者不管怎么隐藏,只要是给网络空间秩序以及个人造成伤害,必将为自己的言行付出应有代价。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起草了《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对在网络上制造、散布谣言,采取肆意谩骂、恶毒攻击、披露隐私等方式公然侮辱他人等行为依法严惩,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释放出依法严惩网络暴力违法犯罪活动强烈信号。将给网络空间秩序健康运行带来好声音,旗帜鲜明地“向网络暴力说不”,“让法律长出‘牙齿’”,给网民、网络平台敲响警钟,切忌超越法律、越过道德底线。每一个人都应行动起来,共同努力,打造一片网络蓝天。
网络诈骗犯罪形势严峻复杂。现如今,网络诈骗方式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杀猪盘”、“杀鸟盘”、新型AI诈骗等新型网络犯罪成为主流,呈现新动向、新特点,迷惑性、隐蔽性、针对性更强,案件呈多发、高发态势,社会危害严重、影响恶劣。给人民群众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近期,最高检、公安部多次联合督办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依法从重打击境外电信网络诈骗和境内协同犯罪人员,释放从重惩治强烈信号,形成有力震慑效应。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自2022年12月1日起开始施行,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是以“小切口”立法形式,对特定领域犯罪进行深入治理的专门性、综合性法律,从根本上、制度上预防、遏制、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这一新型犯罪的重要法律,是数字安全领域立法的重要探索。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立足各环节、全链条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精准发力,为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提供有力法律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强化网络安全顶层设计和总体布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为核心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体系基本形成,从出台网络安全法、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到建立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制度;从制定发布网络安全国家标准,到组织开展移动互联网应用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从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保护责任制,到持续开展“净网”“护苗”等专项治理,我国坚持依法治网,网络安全制度体系全面形成,网络安全“四梁八柱”基本确立,互联网治理能力的法治化、科学化水平不断提升,网络安全治理格局日渐完善,网络安全防线不断筑牢,“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观念深入人心。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备则无患。我们还需坚持制定网络管理法律法规不松懈,坚持正确网络安全观,加快筑牢可信可控的网络安全屏障,与时俱进、补齐短板,持续推进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高度统一,用法律和制度的准绳扎好网络安全阀,护航人民群众幸福生活。
法律小知识:哪些网络行为属于犯罪?
【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侮辱、诽谤或者以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一)致使违法信息大量传播的;
(二)致使用户信息泄露,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致使刑事案件证据灭失,情节严重的;
(四)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利用信息网络实施下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一)设立用于实施诈骗、传授犯罪方法、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管制物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的;
(二)发布有关制作或者销售毒品、枪支、淫秽物品等违禁物品、管制物品或者其他违法犯罪信息的;
(三)为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发布信息的。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
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侵犯著作权罪】以营利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情形之一,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文字作品、音乐、美术、视听作品、计算机软件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的;
(三)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
(四)未经表演者许可,复制发行录有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或者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的。